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治调研
以有为促有效  厚植法治化营商环境显著优势
来源:苏州市司法局   发布日期:2022-06-20 09:23   访问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良好运行以良法善治为基础。近年来,苏州市坚持从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入手,依法厘清政府权力和市场主体权利边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良性互动,推动政府决策、执行、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法治化,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苏州在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1》中位列全国第六,在全国工商联2021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蝉联全国第三。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闭环推进体系。将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重点,系统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机制,形成部署推进、监测评估、改进提升、再评估再升级的工作闭环。一体统筹部署。苏州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部署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工作,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将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每年全面依法治市重点任务,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全环节系统梳理路径举措,凝聚推进合力。梳理建立指标体系。坚持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全面、系统、科学评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从行政立法、行政权力运行、司法权力运行、法治社会建设、组织保障等5个维度,设置141项量化指标衡量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实绩,发挥指标体系引领、规范和激励作用。开展指数评估整改。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综合研究,并委托第三方每年组织对10个县级市(区)、48个市级部门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指数评估。综合运用电话网络平台调查、服务大厅和社区面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企业、居民、机关工作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特别是接受过行政执法或政务服务人群代表的评价建议,采取定量定性结合,汇总分析研判数据,形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数评估年度报告,报告对各参评单位每项指标得分情况详细列明,逐项提出改进建议,并将改进情况纳入下一轮评估和法治苏州建设督察项目,跟踪督促升级改进法治化措施。

完善好用管用优质高效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高质量制度供给保障,提升涉企制度制定和实施质效,引导市场合理预期。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综合运用立改废释加强顶层设计、重点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及行政效率提升等方面的经济立法。先后颁布实施《苏州市旅游条例》《苏州市专利促进条例》《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等多部法规规章,加强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对不适应经济和市场发展需要的《苏州市房地产中介管理办法》《苏州市企业知名字号认定和保护办法》《苏州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等规章及时予以废止,根据上级要求积极组织对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2021年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统纳入法治化轨道。改进涉企制度制定实施程序。明确各地各部门制定实施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要把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贯穿全程,使公共决策更符合实际和民意。制定前主动了解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代表性企业的意见。实施过程中合理设置缓冲期,为企业执行留有必要的准备缓冲期。实施后开展后评估工作,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反馈,做到该调整的坚决及时调整。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将决定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和重大国有资产处置、确定和调整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等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项纳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进行规范化管理。发布《苏州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实施细则》,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网上运行系统,组建目录管理、程序管理和监督管理平台,推行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和决策程序的网上运行、全程接受监督,明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中止或者停止实施,强化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确定力、公信力,充分保障市场主体信赖利益。

构建依法规范包容审慎的行政监管体系。强化宽待市场、约束权力现代法治理念,强化政府权力边界意识,推动各级执法机关既全面依法履职,又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结合基层实际需求、承接能力,制定赋予镇(街道)的行政处罚类事项清单、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事项清单,出台清单动态管理办法,按照职责法定、权责一致、界限清晰、规范透明、运行高效的原则,明确动态调整程序和适用条件,开展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中赋权工作指导,推动各地科学合理、精准有效下放行政处罚类事项,做到宜放则放、能放尽放,确保基层“接得住、接得好”。全面厘清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主管部门和镇(街道)的职责关系,探索推行“司法行政+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多维执法监督模式,划清源头监管、后续监管、末端执法的界限,保障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依法高效运转,有效破解“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多头执法”等执法监管矛盾。全面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完善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创新“区块链+公证”行政执法全程实时记录,强化执法过程可回溯式管理,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办理等考评机制,推进市区两级“互联网+监管”工作,推动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构建全面立体的综合监管体系。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全面落实持证上岗、资格管理等制度,常态化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培训,全市执法人员每年参学参训1.4万人次以上。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制定并实施《苏州市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则》,市委依法治市委执法协调小组定期召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复杂疑难问题。开展涉企执法领域问题排查整治,开展执法服务外包专项排查,组织基层执法规范专项督察,优化执法监管环境。推进涉企包容审慎监管。市纪委监委、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关于规范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制定全市统一的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动态监测清单执行质效并实施动态调整,升级优化清单事项1.0、2.0、3.0版本。依法审慎适用行政强制措施,制定全市统一的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采取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依法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推进“免证苏城”建设。深入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结合苏州实际在省级清单以外梳理15项告知承诺的证明事项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扩大减证效果,2021年苏州市适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办件23.05万件。

创新亲清有为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行政指导,优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升市场主体法治思维法治意识,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探索企业合规行政指导。梳理发布首批“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2974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企业行政违法风险点差异,结合企业受到行政处罚违法行为出现频率、处罚程度,设定相应风险等级,通过将行政指导前置于行政执法,方便企业快速、简明、准确地了解和排查行政违法风险点,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优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法律服务机构资源,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全市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覆盖。在印尼、新加坡、菲律宾等建立海外法律服务中心,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伴随式”法律服务。成立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推动律师、仲裁、公证等资源向产业整合集聚。深化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探索“全生命周期”企业公证服务,建成全国首个“梧桐链存证平台公证应用系统”,为企业合同签署、侵权证据固定等提供安全便捷的存证服务;全市公证机构普遍推行企业公证顾问模式,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与企业签订公证顾问合同,强化涉企矛盾风险防范化解,推广应用苏解纷、互联网仲裁服务平台等矛盾纠纷化解线上渠道,对案情简单、证据充分、时间紧迫的纠纷案件征得双方同意后,采取网上调解、线上仲裁的方式及时调解审理,快捷高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组织骨干律师成立企业公益法律服务团队,开展法治体检,排查企业合规风险,精准提供法律服务。就税收、融资、环保等领域举办专题讲座培训,宣传法律法规、进行风险警示、提供方案对策,提升企业合规水平。组织实施营商环境专题普法。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压实企业普法责任。开展法治营商环境案例“以案释法”,定期收集诚信经营、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等为重点的执法案例,编印学法手册面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放。充分发挥媒体公益普法效用,在广播电台开设“十点说法”栏目,接受企业、个人法律咨询。开展“学法律守规则,防风险除隐患”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设计制作企业安全生产法治图册,编排专题法治文艺作品,运用“苏州普法”微信公众号定期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保障等专题普法活动,搭建服务企业普法平台并链接至“苏商通”平台,畅通企业线上法律服务渠道。

当前面对疫情严峻考验叠加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苏州司法行政部门将紧紧围绕稳企复产这一重大任务持续推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版,推进实施“法企同行”法律体检专项活动、畅通涉企非诉纠纷化解渠道、优化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管理、开展稳企复产法律政策宣传解读等服务保障措施,深化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加快推进3.0版行政执法免罚、轻罚清单、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等“四张清单”的制定实施,促进企业合规经营,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依法保障各级党委政府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以法治服务保障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为苏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持续增添法治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