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做实普惠性公共法律服务的决策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扩面提质,致力于打造便捷、高效、优质的15分钟法律服务圈,提高企业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
构建协同化联动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建立健全法官、律师联合调研走访机制,深入企业“把脉问诊”,涵盖合同审查、劳动用工风险排查等多个领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法治体检”服务,推动企业守法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强化部门协同,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多部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判社会法治热点难点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收集、分析、研判机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群众法律咨询、案件办理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法律服务。
提供集约化法律服务,护航两新群体就业。整合法律援助、律师服务等资源,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核心,在新市民劳动者聚集的火车站、集宿区、人才市场等区域场所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发挥全市12个法律援助站、365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排头兵作用,优化服务信息公示,安排专业律师进驻值班,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实行优先受理、当日指派,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法治“保护伞”。在新市民聚居的村(社区)全覆盖开设“尚法课堂”,遴选创建法治精品课程库,由专职律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与新市民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
激活多元化保障力量,推动基层依法治理。整合村(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资源,为社区内的小微企业和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建立服务评价反馈机制,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加强法律明白人培养,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法治宣传员、法律咨询员、矛盾调解员,切实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治理”模式,利用“苏解纷”等线上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