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州律师行业紧扣外向型经济发展需求,以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为基础,主动对接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持续深化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资源集聚、服务联动、标准引领、长效布局”的特色模式,为苏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依托产业集聚载体,打造涉外综合服务窗口。3月正式启动苏州跨境电商产业园涉外法律服务站,与商务、海关、税务、外管、知产等部门联合值班。根据电商企业集聚、出海法律需求特点,市律协派遣涉外律师与知识产权律师参与轮值,每次值班前3个工作日发布“一小时法律分享”活动预告,通过“主题宣讲+咨询解答”形式,提升窗口引流能力,为企业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首次分享由陈芍开律师以《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法律考量》为主题宣讲,吸引包括巴基斯坦、厄瓜多尔、菲律宾等50余名中外企业代表,向各单位值班人员详细咨询具体政策,涉外法律服务站点国际适配性显著提升。
规范指引促效能,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制定《值班律师工作规则》,明确值班登记、咨询分类、问题追踪等10项标准化流程,确保“一事一档、全程留痕”;编制《涉外法律服务中英文话术手册》,涵盖跨境投资、国际贸易、争议解决等6大高频场景,动态更新标准化沟通模板及双语法律术语对照表。根据来访企业反映突出的经营痛点问题,市律协组织编制《苏州市跨境电商法律服务指引》,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税务筹划、数据跨境流动等12个方面梳理50余项风险点及应对策略,通过线上平台推送至该市500余家外向型企业,并纳入苏州自贸片区企业服务包。同时依托值班律师承办的各类典型案件,搭建涉外法律服务案例库,收录跨境并购、反倾销应诉等典型案例60个,为来访企业后续跟踪服务提供有力参考。
实训与育才并重,锻造涉外法治人才队伍。连续三年举办“菁英领航”涉外律师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122人次,分批次纳入涉外法律服务站点值班人员库,并通过主题班会、业务研讨、组团参加行业商协会活动等形式做好后续培育,截至2月底,历届培训学员主导办理的跨境并购、反倾销应诉等案件标的额超50亿元,26名学员入选省级以上涉外人才库。选派5名优秀律师赴新加坡国际化律所开展3个月跟班实训,系统学习跨境投融资实务、国际仲裁规则,深度参与中新合作项目12个,参训律师归国后牵头组建“中新法律协作小组”,推动苏州工业园区与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建立合作机制,在某新能源企业化解跨境股权纠纷案件中成功帮助企业挽回损失1.2亿元。